百科知识 > 法律知识 > / 正文
非法所得是一切错弊性的非法收入或结余的统称。从广义来看,包括范围很广,如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偷税、漏税、偷工减料、投机倒把、贪污受贿、敲诈勒索等均属于非法所得。《关于惩治贪污罪、贿赂罪的补充规定》第11条指出: “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,差额巨大的,可以责令说明来源。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,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,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没收其财产的差额部分。”使非法所得一词,具有了专门的特定涵义
我国关于“非法所得”的界定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:
第一,从取得方式和途径上是否有瑕疵的角度来看,“非法所得”即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违反法律、法规或规章的劳动、经营、投资等行为而获得的收入。也有学者认为,除上述违反法律规定而取得的收入外,“非法所得”还包括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而获取的利益;
第二,从法律事实引致的后果,即从占有是否被法律所承认的角度,将“非法所得”定义为所有权不为占有人依法取得的收入;
第三,从收入的性质及是否具有公开性的角度,将“非法所得”分为两类: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,不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。其中,只有具有市场公开性的非法所得才能被纳入征税范围。
2021非法所得多少可以判刑?非法所得判刑标准: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,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都要立案追诉。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,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。
多收的非法所得退吗?不会。非法所得,或称不法利益或不义之财,通常指:犯罪所得。犯罪所得。收受他人的犯罪所得之赠与。黑吃黑,掠夺他人的犯罪所得。在司法上,对于判刑确定的不法所得,大多会没收,或加征罚锾。而收受他人之不法所得,可能会被视为受益人,而视同共犯。
2021最高法公布修改后的非法行医罪司法解释
非法行医行为主要是指未取得行医资格的机构或者他人,擅自从事与医疗相关的救治工作。情节严重者将触犯刑事法... 详情
2021年最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
2021年最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... 详情
2021刑事案件调查多久必须结案?刑事案件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吗?
我们在报案的时候,都是分为民事案件、刑事案件等等,刑事案件带来的后果及危害会比民事案件严重的多,公安机... 详情
猜你喜欢
- 03-03 2021最高法公布修改后的非法行医罪司法解
- 03-03 2021年最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
- 03-03 2021刑事案件调查多久必须结案?刑事案件
- 03-03 2021年孩子探视权多久一次?哪些情形允许
- 03-03 驱逐出境的人还可以回来吗?2021年驱逐出
- 03-03 2021被家暴几次可以提离婚?家暴离婚孩子
- 03-03 高空抛物属于什么违法行为?2021高空抛物
- 03-03 2021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是多久?人身损害
- 03-03 2021法院的罚金如何缴纳?没钱缴纳罚金怎
- 03-03 2021高空抛物警察怎么处理?高空抛物致人
- 04-11最新企业借款合同范本
- 04-11最新车库买卖合同范本
- 04-11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全文
- 04-11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全文
- 04-112021年最新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及量刑
- 04-112021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解释及
- 04-11税务总局出手!今天起社保交由税务部
- 04-11签订空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?签了空
- 04-112021诈骗罪追回的赃款怎么处理?诈骗罪
- 04-11办公楼租赁纠纷该如何处理?办公楼租
- 04-11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1全文
- 04-11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如何认定?2019遇到医
- 04-11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有哪些区别?合同
- 04-11最新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
- 04-11辽宁刑事案件律师收费多少?2019辽宁
- 04-11网上贷款纠纷如何处理?还不起怎么办
- 04-11打架报案后怎么处理?打架报案有时间
- 04-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实施细
- 04-112021赌博罪处罚金一般是多少?最新赌博
- 04-11厦门经济特区公共法律服务条例2021最
- 04-112021离婚后孩子监护权怎么争取?离婚时
- 04-11最新房屋租赁合同范本(附交接清单
- 04-11醉驾可以判缓刑吗?2020最新酒驾醉驾修
- 04-11最新汽车买卖合同范本
- 04-11女子做2000元的美容手术后进ICU 治疗费
- 04-11法院判债务人一般多久还钱?债务人无
- 04-112021年最新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解释及
- 04-112021年最新抢劫罪司法解释及刑法条文
- 04-112019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有哪些规定?
- 04-112021年最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