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知识 > 法律知识 > / 正文
醉驾被判处拘役适用缓刑的条件:
1、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;
2、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,而且有悔罪表现,没有再犯罪的危险;
3、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;
4、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。
若醉酒驾驶的犯罪分子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的,则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下对其使用缓刑,如是否属于自首、是否对受害人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、认罪态度是否良好等。在庭审过程中,被告人应积极向法院陈述辩护为自己争取缓刑的机会。
综上,如果醉驾的犯罪分子符合了上述条件,那么是很有可能判缓刑的。
2020最新酒驾醉驾修改后的法律规定1、酒后驾车
酒后驾驶机动车延长了暂扣驾驶证的时间,时间为六个月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。增加了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,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,处十日以下拘留,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规定。
2、醉酒驾车
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且针对该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3、酒后驾驶营运车辆
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增加处十五日拘留的行政处罚,并处五千元罚款,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4、醉酒驾驶营运车辆
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,该条款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,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,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
5、醉酒驾车肇事
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,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。
6、如何确定司机醉酒驾驶
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处长介绍,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,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。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,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,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,作出具鉴定结论。 目前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/100ml作为饮酒与醉酒的分界线。
每100ml血液中,酒精含量达到20mg-79mg,属于酒后开车;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,属于醉酒驾车。
用45分钟缓慢喝下一瓶啤酒,紧接着喝三杯茶,5分钟后测试结果,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。如果这时开车,就已是酒驾。而喝完一大纸杯的红酒或白酒,便是醉酒。
猜你喜欢
- 04-11 盗窃罪可以适用缓刑吗?涉嫌盗窃罪被刑拘
- 04-11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有什么区别?可以从轻
- 04-11 开庭当天直接能宣判吗?法院简易程序开庭
- 04-11 拘役缓刑是什么意思?拘役与拘留的区别
- 04-11 2020暴力犯罪可以取保候审吗?暴暴力犯罪
- 04-11 进看守所多久可以取保候审?取保候审还会
- 04-1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以再改吗?对交通事故
- 04-11 醉驾撞死人赔偿怎么赔?醉驾撞死人保险公
- 04-11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会怎么处罚?醉驾致人死
- 04-11 2020最新醉驾处罚标准是怎样的?醉驾量刑
- 04-11最新企业借款合同范本
- 04-11最新车库买卖合同范本
- 04-11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全文
- 04-11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全文
- 04-112021年最新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及量刑
- 04-112021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司法解释及
- 04-11税务总局出手!今天起社保交由税务部
- 04-11签订空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?签了空
- 04-112021诈骗罪追回的赃款怎么处理?诈骗罪
- 04-11办公楼租赁纠纷该如何处理?办公楼租
- 04-11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1全文
- 04-11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如何认定?2019遇到医
- 04-11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有哪些区别?合同
- 04-11最新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
- 04-11辽宁刑事案件律师收费多少?2019辽宁
- 04-11网上贷款纠纷如何处理?还不起怎么办
- 04-11打架报案后怎么处理?打架报案有时间
- 04-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实施细
- 04-112021赌博罪处罚金一般是多少?最新赌博
- 04-11厦门经济特区公共法律服务条例2021最
- 04-11被判拘役后多久开始执行?2021被拘役对
- 04-11医疗纠纷赔偿金额怎么确定?医疗纠纷
- 04-112021年最新挪用特定款物罪司法解释及
- 04-11民间借贷最高利息多少是合法?民间借
- 04-112020农村宅基地标准是多少平米?农村
- 04-11债权债务律师收费标准 2020代理债权债
- 04-1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需提供的文件
- 04-11上海律师收费标准 2020年上海民事案件
- 04-11代加工合作协议范本
- 04-11恶意透支信用卡属于什么罪?恶意透支